x 床榻上星星坐在那哭得梨花带雨没能嫁给自己的偶像让她痛不欲生吴夫人在一旁不断安慰“你外翁不答应全唐的天下怕是就没人敢主持这门婚事了算了吧以后对高郎君的这份情意就埋在心中这些木刻和文轴以后待你结婚后都不能带了否则多让夫君猜忌啊。”
“不能嫁给高郎君又不能违逆外翁女儿干脆烧了这些木刻绝了所有念想出家去尼寺为父母祈福好了呜呜呜”星星边哭边说。
自此长安城又多了个伤心人。
岳丈看不中高岳(出乎吴仲孺夫妻的意料)吴仲孺也没办法说什么只能表示遗憾将高岳送出宅第谋划去物色其他新郎君了。
接下来日子高岳几乎不去参加进士期集韬奋棚的几位也是如此他们继续留在五架房里兢兢业业地拟写判文备考关试郑絪见高岳不来也对期集意兴阑珊报了吏部博学鸿词后同样深居简出研磨文章。
终于三月初二吏部选正式开始了。
吏部南曹院子就挨在礼部南院的旁边春闱时的考试场所在礼部南院这时轮到吏部南曹了。
朝廷对博学鸿词和书判拔萃两科都很重视分别派吏部尚书刘晏和中书舍人崔佑甫去当主试官而这南曹平判入等便由司封郎中令狐峘和太常少卿董晋来了。
唐朝建立了空前的中央集权统治朝廷将官吏任免升降的人事权牢牢地把持在手中可这样的话唐政府也始终面对个很棘手很困难的痼疾:
位少官多。
于是便发明了和“守选”、“冬集铨选”、“循资格长名榜”这些办法来缓解症状。
所谓的守选指的就是你当官任期满了便要罢秩意思就是回家呆着等(守)铨选(选)并且还规定了数目不等的守选年限满了年限才可以去参加铨选这样便能缓解冗官的问题(起码统治者是这样认为的)比如畿县县令守选期是三年而紧、上县的县令则要五年如果你不想守选这三五年又该怎么办?也简单有几种途径比如可报名参加吏部的博学鸿词科、书判拔萃科和平判入等科(还有其他的一些科目略下不述)这三和关试不同关试可以说只是过个场不如这三科有决定性作用考中即为“登科”;其他的还可以参加天子亲自主持的制科不过制科不常设有很大的临时性;最后还有条路便是中晚唐时很兴盛的“入幕府”只要能博得节度使的赏识便可直接向朝廷奏授你“检校官”以上这几种途径都是可行的如你书判拔萃中了便可不用再守选直接继续做官所以白居易在诗里得意洋洋地称自己这辈子自踏入仕途开始“历官二十任食禄四十载”比那些人生大半都在守选的强何止十倍就因为他是个考试天才!(我们就别再同情白居易了吧人家这辈子过得比九成九的人都要滋润但从另外面来看大部分唐朝官员真的是半生都在考核考试里渡过)
那么新及第的进士是否要守选呢?答案是当然年限为三年。很多唐朝人考中进士后都喜气洋洋地在片明媚的春光里衣锦还乡何者?回家守选去了啊!
那么进士想要立刻做官也只能和那些官员一样前来吏部应考中了便直接取消这三年之限可直接授予官职。而明经科就比较惨因为他守选的年限比进士科要长很多这也是先前薛瑶英劝高岳不要就明经科的最根本原因。
守选期限满了才可以来京城参加“冬集”即铨选。
不过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冬集乍一听是在冬天集合其实不然准确说从去年孟冬开始至来年季春结束这几个月都叫冬集。并且参加冬集的理论上都是六品到九品的官员(除去谏官如拾遗和补阙他们是皇帝直任的不走选司)大部分都是在京城或地方州县的基层官员——因为唐朝的官员按照品秩基本分为三等三品以上的叫“册授”三品到五品的叫“制授”而六品到九品的只能叫“敕授”前二者的选拔由宰相拟好名单交给皇帝决定就行(皇帝直接任命当然更可以);而敕授官员便要来京城冬集铨选铨选过了才可再授新的官职文官去吏部武官去兵部直到升至五品官才不用在去往京城的路途里颠簸(小越州宋住住的父亲就是于铨选期间病死在长安城的)也就是薛瑶英说的“出了选门”对唐朝官员而言比脱离阿鼻地狱还要高兴。
铨选的程序和标准大致是这样的按薛瑶英告诉高岳的便是“身言书判”身嘛就是看你的颜值啦言则是看你谈吐是否清晰书是你的书法而判则是要试判文二道。流程如下先试判文看文理书法这叫“选”;通过后便看你的身和言这叫“铨”二者都通过便考量“德、才、劳”三项初步拟定官职这叫“注拟”最后由中书省审核通过(通典里写为门下省不全面门下省负责的是最后通过)再当众宣布你的官职这叫“唱”。若候选之人对新官职不满可反复三次若再不满便“听冬集”这句话让人有些费解但其实就是让你滚回去继续“循资格长名榜”去。
那么所谓的长名榜是什么其实它也是妥协的产物按照理论国家提升官员当然要选那些英才可这世界永远都是庸才居多庸才也想要升官也需要国家的温暖所以唐朝有位叫裴行俭的便搞了个“长名榜”他儿子裴光庭又设立个“循资格”说白了就是论资排辈那些长年考不中的庸才等到年资满了也可排队直接升官。
其实对高岳而言他在国子监读书(当然是那个死鬼读的)的日子也算守选年限(类似我们现在当兵读大学算入工龄)这也是他比那些乡贡进士优越的地方再加上多多少少有一点门荫哪怕不参加平判入等也可不用守选授予散官位阶了。
可高岳的决定是去参加吏部的平判试只要考中便可“几场稻谷一场收”能得到比较美的起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