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奴婢尽量想办法利用一些其它的身份过去那边救人吧”刘朝提出一些办法比如说过去直接买人把那些孤儿从他们的同乡、亲戚手里买过来大灾之时失去父母至亲后亲戚同乡有时能接济一时可救济不了长久因为他们自顾不暇。
还可以比如去施粥放赈直接在当地收留孤儿。
也还可以有其它不少的办法诸如对八九岁以上的孤儿可以招为学徒等名义带走。
就如现在御营就从河南山东淮南等地派人过去联络当地的忠明势力娉娶大量年轻姑娘回去给御营士兵成亲一样。
那边现在动荡还是灾区几斗粮就能带回一个年轻姑娘相比起江南成本微乎其微虽然也有不少御营士兵愿意娶老家同乡姑娘但毕竟有不少御营士兵其实原来条件都很差甚至有些是纯无产甚至是奴仆佃户等。
而给御营士兵娶亲算是一项御营福利如果能减少开支还能找到好姑娘御营当然乐意。
而对灾民们来说活下去是最重要的能换上几斗粮一家人也许能扛过饥荒而女儿是嫁到南边去甚至可以是过好日子不用挨饿了太平年月得收彩礼讲条件看门户而现在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能不让女儿沦落风尘落入青楼火坑就已经算是父母能为女儿做的最后一点事情了。
据说现在江南本地人因为大量的江北女子的南下而开始敌视甚至仇视她们认为她们抢走了那些年轻优质的御营士兵江北女子这种卷个包袱就被组团南下对御营士兵确实很有吸引力。
这也开始严重的冲击着江南的婚嫁传统以往到了明中晚期婚嫁可是一桩大事彩礼重嫁妆也重对男女双方都是很大的负担压力许多穷人是娶不起老婆甚至嫁不起女儿的。
所以在福建等不少地方溺女婴的情况一直都很严重。
虽然这个风俗让百姓们负担艰难可风俗也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你不这样搞你在四里八乡就抬不起头来别人会耻笑你。
而且男人若是掏不出彩礼钱别人更不会把姑娘嫁你。
但现在因为这大量江北女子的南下她们基本上都是三五斗粮就嫁了的而且除了带个小包袱也不会有什么陪嫁。
御营会帮她们安排相亲有三次相的机会然后就是强行配对配成后还给他们办婚礼也会给她们弄个红包算是压箱底的陪嫁了不多但是个意思。
这样简洁却又高效的新式婚姻给江南本土带来很大冲击。
别人三五斗粮就嫁而且御营出面的话都不用御营士兵自己出这粮娶过来还能再得个几两银做陪嫁这里外里不仅不掏钱还能落些个实打实银子姑娘们也往往都年轻健美有这好条件不少以往条件差些的御营士兵自然就愿意去娶这些江北姑娘不愿意额外掏高彩礼却找本地姑娘了。
本地男子们也会用江北姑娘来说话。
甚至御营能干的事情他们自然也能干现在江南也出了许多这种人牙中介跑到江北去三五斗粮把姑娘带回江南再介绍给江南男子当然他们得再收取些介绍茶水脚钱等虽然多了笔开销但仍比娶本地姑娘成本低的多。
面对着江北姑娘的冲击本地姑娘也只能改变传统要么看到优秀的男人比如前途远大的御营将士或是读书人等降低彩礼或不收彩礼要么也不再东挑西选了差不多的也就嫁了也不再要这要那的了。
很多事情都在改变着。
江北的难民姑娘为家里换回几斗粮而御营用不多的成本为将士们谋到了一个很好的福利发老婆。
御营士兵们不花钱分到了老婆满心欢喜万分感激朝廷感谢圣上。
江北的姑娘们呢离开了动荡的江北灾区来到江南结婚安家重新开始安稳的日子。
这好像是一个良性循环甚至还衍生出了江南牙行拉些粮食到江北灾区很便宜的就带回姑娘然后介绍给江南男子赚上一笔不错的中介费用发了笔财而江南普通男子们也终于能娶上老婆了。
“刘朝朕思虑许久救助孤儿这事得有个细致的条理比如要多想办法尽量快速的从灾区把那些孤儿先接下来然后要及时医治、恢复等经过三五月休养然后还是得想办法找人领养。”
“或者是朝廷或朕的内帑出钱找家庭寄养。”
“也可鼓励百姓收养孤儿适当的出些政策给予奖励。”
刘朝感慨皇帝的仁厚却也不得不提醒皇帝“皇爷如今天下动荡遍地灾民孤儿更是不断产生皇爷若要全力救助收养这里面要花的银子会很多非常多。”
“尽力去救吧。”
面对着这种乱世惨象朱以海也知道救不了所有人所以也只能分出优先级来优秀救助孤儿他们是国家民族的未来。
然后是工匠、读书人这些是朝廷发展壮大的基础。
然后是青壮这是优质的劳动力。
虽然这样的分级必然会导致先救了这个则那一个可能救不了的情况但这是无奈之举。
也许该一视同仁但在这种大灾大饥中孤儿是最没有抵抗能力的应当优先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