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承受伤害或者说实体化时将承受作用力向本体“选择性”反馈的机制相当谜令程斌有些摸不着头脑。
乔斯达家族那边获得的长期统计与研究资料、近期掌控替身组织资源后的一些实验也只是让程斌搞清楚了基于存在形态与反馈机制的替身大致分类——
与本体结构相似、关联反馈最为紧密的替身例如白金之星这样的人形近距离强力替身。
模拟或依附指定事物具现形体、反馈伤害偏低也有可能被普通人观察到的替身例如以漫画书为载体的托托神。
以特定规则为存在本质、外显形象只是规则投影、无法被真正伤害的替身某些无需本体控制的远程自动追踪型替身以及部分场域型替身就属于这一类。
而程斌自己膝盖中箭觉醒的替身在这方面则显得有些诡异——
从测试替身躯体强度与反作用力传导形式的自残实验结果来看他的替身应该是与白金之星相同类型的替身但他的本体并不是人他的精神形态也早已适应了非人类式的离散视野他若真觉醒的是这类关联紧密的替身那替身的形态就应该是一堆不可名状的事物而不是固定的人形。
最古怪的是只有当程斌拥有生命“独立且健全”的类人子体的时候他才能在自己子体所在的地方召唤出替身并且这个惨白色的替身会与这个现存的人形子体绑定实现正常人形替身的伤害反馈效果而在绑定之后人形子体只要不产生超过某种限度的变化这种绑定对应就不会轻易消失。
这说明了什么呢?
一开始研究替身的人类都认为替身使者本身的生命与精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替身的存在形态与特殊能力是先有替身使者然后才有符合其生命与精神特质的替身。
但程斌的特殊情况结合德国那边最新的人体实验可以证明替身与替身使者之间的关联方式很有可能是反过来的——并不是替身使者“发明”了替身而是替身使者“发现”了替身。
也就是说替身有可能是先于替身使者存在的替身使者的觉醒不过是替身对其进行“识别”与“绑定”的过程。
而在这之后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替身会潜移默化的扭曲本体的精神与生命让其更加符合自身的识别绑定标准。
在被白金之星轰爆了脑袋后程斌更深的确认了这一点——
借助白金之星轰爆大气的一击急速横飞退开的程斌在涌动的血色泡沫中急速重构出了被一拳碾碎的脑袋在撞碎一块巨大礁石并在海面上打水漂般弹了两下后他才嵌入海岸的岩壁停了下来。
撑着碎裂的岩石爬了起来、察觉到决定自身情绪与思考的关键器官在重组中出现微妙变化的程斌看了眼身侧仿佛幻影般直接刷新成完好状态的替身随后对着远处飞来的承太郎长笑道:“真不愧是号称最强的白金之星我在实验室里怎么搞都弄不出来的致命伤被你一拳就打出来了。”
自残实验测出了很多替身的数据但凡是涉及到根本性结构的破坏替身都会自发虚化规避程斌发现自己居然无法强令替身去硬抗超越极限的攻击——除非给自己来一下将伤害同步到替身上或者使用能与替身直接接触的虫箭。
但给自己一刀又测不出替身的数据而用虫箭觉醒替身本就在计划之外程斌可没有轻易尝试蠢蠢欲动的虫箭的意思。
听到不知为何情绪变化明显了很多的程斌的说词飞到近处的承太郎皱了皱眉他先将自己之前对惨白替身做出的评估说了一遍然后才盯着程斌说道:“之前碎石试探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你的替身根本没有主动保护你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