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低廉的房租尽管远离了镇子的闹市中心区但还是会有人过来租赁。
以前杨若晴认识的人里面就有人在这巷子里住过。
或许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那个人起初是在清水镇混的混的不上道还去天香楼收过保护费。
但那个人很爱他的妻子也是生活所迫才不得不出来混又没什么技能……
那个人的名字叫李大耳。
后来跟了杨若晴做了小弟起初是让他来维护酒楼的安保。
后来培养着培养着感觉他打理酒楼很不错便将他们两口子一起带去了南方秀水镇那边……
那时候杨若晴是创业初期因为骆风棠在南边从军所以她将生意坐到了距离营地最近的秀水镇。
在秀水镇开了第二家天香楼李大耳夫妻都过去帮忙。
再后面杨若兰和阿豪也去了秀水镇他们两对夫妻都在那边安家立业。
听上回杨若兰传回的家书里说继李大耳的大儿子在秀水镇当地娶了一位人家的姑娘成家后李大耳的二闺女也嫁在了镇上……
这两口子远在清水镇这边的亲戚基本上至亲都已不在人世其他都是些出了五服的亲戚朋友。
对于清水镇这个所谓的故乡而言很可能秀水镇如今才是他们最想要长住的地方吧!
因为儿女们都在那边找到了另一半成家立业两门亲家还有这十几年做生意结交下的朋友人脉也都在秀水镇那边。
所以那边对于李大耳夫妻来说牵绊和依恋的东西太多太多。
而眼前这破旧的四合院太熟悉了甚至当看到墙角那口破缸里种的一棵野栀子花树杨若晴一度怀疑这院子很可能是当年李大耳夫妻住过的院子。
起初也是在这里租赁后来李大耳赚了钱就买下了这院子在后面去秀水镇他们将这院子租赁出去。
等到最后决定定居秀水镇有一回李大耳回来扫墓将这院子全盘卖掉了……
熟悉的院子却已物是人非……
“大娘你说啥?这屋子换人可?怎么可能呢这屋子是我婆婆租赁的呀我上回还来过这里……”
小琴惊讶的声音将杨若晴的思维拽回现实。
只见西厢房门口小琴正拦住一个从厢房里出来的老年妇人在那打听。
老年妇人身上的穿戴一看就是最底层的那种打满了补丁岁月和生活在她脸上留下的不仅是皱纹和疲惫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
所以当郑小琴这样问的时候那妇人很没好气的说:“啥跟啥呀?这屋子半个月前我就搬进来了啥你婆婆?不认得不认得你到别处找去吧别烦我!”
郑小琴还想上去拉住那妇人打听一二被妇人不耐烦的甩开手。
“我还赶着去瓦市捡菜叶子呢去晚了屁都捡不到你别烦我!”
郑小琴被妇人的反应给吓到了站在门口整个人陷入了迷茫。
杨若晴走上前来拦住那个妇人自己塞了一把铜钱到那妇人的手里。
“不好意思大娘我们寻人很急很急。”她说。
妇人看了眼手里的铜钱少说有十几文。
这十几文钱够她买上十来只白面馒头。
换成肉也可以割上一斤五花肉回来打打牙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