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鱼小说
  1. 逗鱼小说
  2. 耽美小说
  3.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4. 第211章 平定永昌郡
设置

第211章 平定永昌郡(2 / 2)


最后的博南县朵思大王,一开始就没跟着另外三个蛮王一起干,而是选择了躲起来观望。见三大主力蛮王都接受了改编,他也只好乖乖兵不血刃接受改编,也放弃了“自己决定将来哪个儿子能接班”的权力,显示对朝廷的尊重。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 \咪\咪\阅读\app \.mimiread.\ 】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在李素看来,这就是汉武帝“推恩令”的弱化翻版,不用几代人就可以把哀牢夷名义上“改土归流”了。

……

除了改制各部的政治收获之外,苍山洱海战役的直接军事收获也非常大,虽然消耗了大量昂贵的火药和火油兵器,军费开支成本数千万钱,但缴获也非常值钱——

没有看错,就是那么一天的战斗,军费开支就达到了数千万。因为如今制造一个火油罐,得从北地郡出产火油,通过蜀道运进来卖、一直转运到南中,一个罐子就价值好几百钱,丢上十几个罐子就是一匹宽幅蜀锦了,而那天的交战,花费的火油罐总数接近了一万个。

窜天猴弩箭虽然比火油罐便宜,但算上箭矢的成本,一套也两百多钱。

再算上海量的普通弩箭,李素一场战役打出去的全部弹药钱,就是三千多万的开支,还没算成品运费。幸好是一场就速战速决结束战斗,否则旷日持久拖下去,军需消耗还真吃不起。

花了这么多钱,缴获方面主要是得到了两千副基本完整还能使用的藤甲,以及战后捕获了一百多头强壮战象,另外就是大量的毒箭。

至于蛮兵的刀枪和皮甲,价值就差一些。

长枪大多粗制滥造,而且哀牢夷的枪更近似于“长矛/标枪”两用型,尖锐倒是非常尖锐锋利,但耐久度极低,稍微刺几下就折了。

藤甲兵用的刀,也是脱胎于汉刀、但还未定型成缅刀,比汉刀刺杀效果更好,刀身修长尖锐,兼具刀剑的优势,但同样耐久度很差,容易折断,只能作为消耗品使用——这跟哀牢夷的练兵思路也有关系,他们的士兵也都是当消耗品用的,拿着刀只要杀了一两个就够本了,根本不考虑耐久度。

这些兵器收缴了之后作为消耗品临时补充一下还是可以的。

所以总的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那些平息惊惧后重新控制下来的战象了。

象奴不够,就问祝融氏族直接要求交人,很快凑了五百名象奴,驾驭伺候这些大象,而且李素都是留了备胎的,不会让任何一批象奴绝对控制大象,以免闹出乱子来。

另外,物资的缴获也不光光是战场上的那点军事物资,还包括战后接管各个战败部族的府库——打输了仗给点战争赔款总是应该的吧?哪怕李素爱民,不搜刮府库里的粮食布料等民用物资,但纯军需物资肯定是要大量搜刮的。

按《三国志》,诸葛亮南征好歹还带回了大量金银、朱砂、生漆、兽皮呢。

李素打开三大战败部族的仓库,发现光是兽皮就累计有二十多万张,这囤积量几乎是每个部民都能分到三分之一张兽皮了,也不知道这些蛮王平时对百姓的搜刮有多重。

李素为了笼络人心,把占大多数的、累计十几万张的狐鹿獐和野猪羊的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留给扶持上台的反对派,另外一部分发散给百姓。

李素只取走了四五万张大型硬质皮革,以牛马和熊为主,还有犀皮、象皮各两三千张,鳄鱼皮足足四五千,甚至连虎都有好几百,估计是孟加拉种——

这些当然都是蛮夷早就杀了的,不是李素的人杀的,李素内心还是想保护犀牛的,而猛虎也仅限于威胁人类的情况下允许百姓反击,鳄鱼倒是不怕杀完,随便杀就好。而且他也不得不承认,汉末野生动物确实是多,尤其是哀牢热带丛林里。

把这些珍贵的硬皮全部搜刮了之后,李素还正式下令了限制猎杀犀牛的规模,并且免去了哀牢夷将来贡品中的犀皮和犀角这两项。另外,也让他们别捕杀貊兽了,宣传貊兽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凶恶,不会对人产生威胁。这次他也在木鹿大王的府库里看到了总共十几张黑白相间貊兽皮,全部收缴要求以后不要再杀。

除了皮革,三大部族的府库还累计搜剿出几万升生漆、几千升灌装密封好了的箭矢淬毒树汁、黄金数百斤、白银数千斤,加上五六千匹作为驮畜的牛马,一起运走。

至于朱砂和矿石那些粗重之物,因为分量太多,李素都懒得统计了。他甚至打算将来直接在不韦县或者滇池县设置炼铁作坊,直接把南中的铁矿石和无烟煤炼成成品再通过牛栏江-金沙江北运,这样也好省掉至少七八成的运力消耗。

这都搜刮都属于对抵抗者的正当惩罚。

做完这一切,李素带着一百头战象开道,当做仪仗显示汉军的天威、也威慑蛮夷不要在起异心,然后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进了永昌郡的郡治不韦县。

新任永昌郡守李既和不韦县令囊习、县丞吕凯恭恭敬敬带着人出城迎接,欢迎王师入城、永昌重归朝廷治下。

“都督讨平哀牢四部,使永昌汉夷百万重归朝廷,真乃造福一方。永昌军民自灵帝初年道路阻隔以来,已历近二十年,重得太平皆都督之赐也。”李既口称盛德,给李素把盏敬酒。

“听闻都督与关将军以天兵神迹以寡敌众大破战象数百、藤甲兵万人,军势之盛,实乃空前未闻。”其余县令、长史诸多官员也跟着吹捧。

李素勉强应付这些虚礼,一直熬到进了城,到太守府里下榻,才松了口气放下架子:“我住不了多久,就交代几个事儿,后面半年就要看你们自行安排了,今年再过冬的时候,我才会再来督导验收——这地方实在太炎热了,才三月份我就受不住了。”

李氏祖孙三代也有些尴尬,拿出薤叶芸香(一种金银花)和枸酱的凉茶、甜汤请李素消暑,一边表示都督有什么种田安排尽管吩咐。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