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花想到未来的灾祸,她希望能帮到农村人,毕竟辛辛苦苦一年,连自个的粮食都没多少。
李小花阅读了政策,发现现在还没有限制自留地,山上的资源集体也能申请使用,她想到一个方法,不过她还是回去跟李村长商量一下,避免她一厢情愿好心办坏事。
李小花就以下乡的名义回到了李家村。
李村长坐在干活,看到李小花回来,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就跑过去问:“小花,回来有什么事?”
李小花回答说:“叔爷爷,我有事想咨询一下你的意见。”
李村长点点头,带李小花到树头坐下,问:“什么事?”
李小花说:“我这几天都在学习农业知识,翻开了以前的农业记录,发现每过一段时间,总会有灾祸发生的,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坐以待毙,应该要增加一点村民们的粮食储量,一旦发生事故,我们也能够活下去。”
李村长点点头,叹了叹气说:“你说的对,也想增加粮食产量,但是增加粮食产量是很困难的事情,难不成就像上一个指导员那样,把稻苗种密一点,这是不可能的。”
李小花说:“并不是的,我们现在的技术只能达到这样的产量,我希望的是利用一些边边角角的土地来进行栽种,而这些边边角角的地方种出来的粮食是不用上交的。”
李村长说:“可是我们村的土地就这么一点,就算全部利用,也没有多少。”
李小花指了指山,说:“可以利用这山。”
李村长说:“我们这里并不允许开山,要不然下暴雨会把山给冲垮的。”
李小花说:“我当然知道,我的想法是在山上里种果树,然后在果树的之间的间距种一点粮食,这样就不会破坏生态,又能够增加产量。”
李村长迟疑地说:“这样会不会有点夸张?灾祸还没有来。”
李小花摆摆手,说:“我们得未雨绸缪,先种着,不然的话,等到灾祸的到来,树皮都没得吃,我建议这里种橘子,这种橘子的皮能入药,肉是酸的,到时候我们可以卖皮肉的话,肉留给咱们吃。”
李村长想了想,他是经历过灾祸的,李小花说得也有道理,就说:“我跟几个族老,干部商量一下,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就包山。”
李小花高兴地说:“好,商量好,记得跟我说一下,到时候你李家村为试点,向其他村推广。”
李村长在李小花走后,就召集大家开会,转述了李小花的观点。
几个经历过灾祸的族老都同意,粮食是能增加一点,就增加一点的为好。
年轻点的,没有进过灾祸的就不以为然,不过,他们对于种橘子能卖钱,这个建议比较感兴趣。
最终,大家一致同意。
李小花得知村里都同意了,就立刻做成报告向上级申请补贴。
上级同意后,李小花马不停蹄地回到李家村,让李村长去镇上申请包山。
经过李小花一年的协调和努力,李家村的后山已经种满了橘树,底下也种满了番薯,土豆,这些粮食是不用交的,都是村民自个儿留下的。
李小花建议村民们把番薯做成番薯做成番薯砖储存。
经过李家村一年的试验,李小花就开始走访各村,说服各村村长参与包山行动,李小花做这个项目,种树其实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山上种粮食,防止即将到来的灾害,毕竟种果树都得五、六年才有收成。
转眼到了58年,李小花今天要去县里开会,她再一次看到宋怀季。
宋怀季是作为这个会议的主持人,他在上面大谈粮食增产,还把报纸刊登的某某地产量一亩一千斤的报道拿出来,还批评我们这些指导员不作为,没能达到这产量,还说他去学习的经验,还表示他们这地区也可以做到,没有做到的,下次开会点名批评。
李小花听着都愣了,她该怎么办?
如果强迫老百姓拿出粮食作假,那么以后他们的生活肯定不好,但是不做,她大概会被撤职,而就算她撤职,换另一个指导员,他们也将不得不作假。
李小花想不到解决办法,只好把每个村的村长叫来开会,也把事实告诉了他们,毕竟每亩产量有多少,他们都一清二楚。
现场的村长都没有开口说话,他们都看着李村长,毕竟李小花是李家村的人。
李村长吐了口气,说:“今天我就托大,先让我来说,小花也说得对,总得要做假的,我们只能做小一点的,进这么多年,稻田养鱼这么多年,产量比以往的都多,拿一点点出来还是可以的,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小意见,大家也可以说一下你们的意见。”
沈村长说:“这粮食还能挤一点出来,但是猪怎么可能长这么大呢?我们去哪里找只这么大的猪出来呢?”
其他村长都纷纷点头。
李小花说:“先把粮食准备好吧,猪的话没有也没有办法了。既然大家都这么说,我去研究一下,要报多少产量合适?”
接下来,再去开会的时候,李小花还是低估了其他人报上去的产量,而李小花报上去的产量成为最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