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姨母在宁乡伯府小住了下来。
正如先前在清河小崔庄里、崔瑶娘所猜测的那样……
相中了冯曼娘的戴家、可比冯家着急多了!
打听到如今冯夫人带着冯曼娘正在京都宁乡伯府做客,大约戴夫人绞尽脑汁、又挖空心思的想了个理由,说是三年前她去静安寺上香时、曾远远地见过小汪氏与叶蓁蓁一面。
怕是因为那次得遇小汪氏,是遇到了贵人……如今她才心想事成的。
当下,她就带着儿子女儿、并各色大大小小的礼物来到了伯府——
小汪氏得了长媳的禀报、自然愿意促成这门婚事,当下与戴夫人见了面、聊了一会儿的天,就说正好家里也有女客在、不如一块儿热闹热闹,来打几局叶子牌?
戴夫人闻琴知雅意,自然是大喜过望!
于是冯姨母就带着打扮一新的冯曼娘出来见客了。
这第一眼,戴夫人对冯曼娘可是满意极了!冯姨母也打量着戴夫人与戴小娘子的作派、觉得这一家子有礼数、知进退,确实是个正派家里。
长辈们凑一桌打起了叶子牌,说说聊聊;叶蓁蓁便招呼着表姐冯曼娘与戴芹娘,也在一旁说说笑笑……
那边牌桌上戴夫人与冯姨母初步达成了协议、彼此都有些满意……于是戴夫人便又假意问小汪氏,还记不记得她儿的模样?又说她儿在三年前也跟着她一块儿去过静安寺的……
其实小汪氏哪里见过戴家小郎!
但是——
她虽年纪大了,又被家务事气得冷了心、如今见了这么一桩有趣的喜事,自然是凑趣儿的。
当下她就顺着戴夫人的话,笑嘻嘻的胡说一通,无非也就是“依稀记得是个小个子,模样儿俊、嘴儿极甜、会喊人”之类的。
戴夫人就笑:“哎哟都过了三年啦,怕是早已不是伯夫人想的那个样子!不如叫他进来给伯夫人请个安……”
“好极!”小汪氏笑道,“……我倒想看看小郎君如今是何人才!”
当下,小汪氏便命人收了牌桌、又差了裴嬷嬷去前院请了戴家小郎过来,还吩咐后院的年轻媳妇子与丫鬟们莫要随意走动。
不多时,裴嬷嬷领着个气宇轩昂的少年戴三郎进来了。
戴三郎在母亲的吩咐下,向小汪氏、并崔氏、冯姨母请安、问好。
嗯,叶蓁蓁与冯曼娘、与戴芹娘已经被请到了纱屏后头。
虽然隔着层薄薄的白纱,但冯曼娘还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戴三郎的模样儿……
只看了那戴三郎一眼,冯曼娘顿时羞红了脸!虽垂着头、还不自觉地将手绢儿绞来绞去,可她却总是时不时地偷看一眼白纱那边的戴三郎……
叶蓁蓁掩着嘴儿笑,她知道,表姐肯定已经相中了戴三郎!
戴芹娘也在偷笑。
可正在这时——
院子里响起了隐约的喧哗声?
“二娘子你做什么?里头伯夫人正在会客……哎,二娘子留步!”
叶蓁蓁依稀听到了这一句。
很快,便有人追追打打地闯进了堂屋。
嗯,跑在前头的是叶璎珞、追在后头的,是小汪氏屋里的一个丫鬟。
“二娘子可莫要硬闯……”那丫鬟气喘吁吁的只说了这半句,便被小汪氏给挥退了。
戴夫人与冯姨母则大为诧异,齐齐地看住了叶璎珞。
——只见叶璎珞穿着一身正红的袄裙、头戴赤金凤凰头面,脸儿还上了妆,朱唇殷红、眉如远黛……
显然是精心打扮过的。
而叶璎珞的眼神先是落在正站立于一旁的戴三郎身上,然后又看了看戴夫人与冯姨母。
“孙女儿璎珞,见过祖母!”
叶璎珞娇声说罢,朝着小汪氏盈盈下拜。
小汪氏面上的笑容消失了。
当中最生气的、要属崔氏。
——叶璎珞已满十六还没定下婚事,她心里头着急、打着什么主意……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现在,议亲的主角儿可不是伯府中人!
是崔氏妹子的女儿!!!
崔氏岂能容此事被叶璎珞所破坏?
当下,她就朝着婆母使了个眼色、还笑了笑。
小汪氏见了,脸色稍缓,和声问叶璎珞道:“知道你身上不好,就没叫你来……怎么又巴巴的来了?”
嗯,这是汪氏使出的第一招:先说你身子不好。
现在人家说亲事、第一看中的是家世背景,第二看中的就是儿郎和小娘子的身子骨儿是不是强健,尤其看中小娘子……因为嫁去夫家、就是要为夫家开枝散叶的嘛!
然而叶璎珞的想法却还没有上升到这一步。
她只是隐约听说,家里来了客人、其中一个还是个俊俏的小郎君!
于是叶璎珞就在想了,是不是大房或者继祖母又在想着法子的在跟叶蓁蓁说人家、相看?
哼!家里的姐妹们都没说上人家、凭什么轮到她?
叶璎珞很是忿忿不平,本想拉着长姊一块儿来的……
可昨天长姊说的那些话儿也忒伤人了!
所以叶璎珞就长了个心眼儿,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直闯进了伯府!
唉,现在伯府的门禁很严……
她闯了几回,可二门的婆子就是不让进!说好话、塞银钱都不行!
可把叶璎珞给气坏了,最后是翻墙过来的!
但话又说回来,这小郎真俊呀!
叶璎珞悄悄地扭过头、羞涩万分的瞄了戴三郎一眼,这才顺着小汪氏的话,娇滴滴的答道:“这几日都觉得身上不好,唯今日略觉得好了些,想着好些天都没来给祖母请安,这才……不想竟冲撞了贵客。”
这下子,众夫人们都沉默了。
这位二娘子看起来身材微丰、唇红齿白的……看起来就是个好生养的,可她却主动承认她身子骨不好?
那、那……
那户人家愿意娶个药罐子媳妇回去啊!
一时间,众夫人们的脸色有些古怪。
崔氏含笑向冯姨母与戴夫人解释:“这位是我们府上的二娘子,是个最最精明的,她虽身子弱些、可烹饪手艺极好,我们伯夫人是一天也离不开她呀!”
其实……
并不。
叶璎珞和她姐姐叶明珠一样,都是又懒又馋的,哪里会什么烹饪了!
这是崔氏使出的第二招:捧杀!
小汪氏瞬间明白了长媳的暗示。
当下,小汪氏便点头微笑,对冯姨母和戴夫人说道:“……让你们笑话啦!我好几个孙女儿呢,唯独这一个还会办点儿实事,甚得我心。”
这便“坐实”了叶璎珞是个烹饪高手的“事实”了。
冯姨母昨晚上看到二房姐妹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后来使了女儿去问了叶蓁蓁,这才知道了二房姐妹的德性。
且这会子是她家女儿与戴三郎相看、这叶二娘冒冒失失地跑出来做什么!还要这样盯着人家小郎君看,哼,不要脸的小蹄子!
于是冯姨母开始拆台了:“亲家伯夫人,不瞒您说,我家曼娘也会几道拿手小菜,改日让她也献献丑,请您给评一评,可好?”
小汪氏还没说话——
崔氏抢答道:“哎哟妹子啊,那可不是我偏着夫家的小娘子!实是我们二娘子的手艺啊,很不一般!就连白衣庵的一味大师也自愧不如的!”
叶璎珞好生奇怪,心想今天大伯母怎么帮着她说话、还说她烹饪手艺好?
她忍不住又偷偷地看了戴三郎一眼,心想这郎君看着真俊俏、身上穿着的衣裳也华贵!所以这回她可要抢在大姐和小五的前头了……
于是,叶璎珞羞涩万分的答道:“大伯母做什么总这样夸奖璎珞!”
这句话一说出口,戴夫人与冯姨母都不淡定了!
原来,白衣庵有个比丘尼,擅煮食斋菜,能把淡而无味的素菜烹饪得鲜美无比,甚至连宫里的魏太后也时常请了她去。有人总向她请教、斋菜要怎么做才好吃;她总答:只一个窍门,便是依着食物的原味来加工,这样就很好。
久而久之,人们就称她为一味大师了。
现在叶璎珞公然承认她的烹饪手法比一味大师还好???
崔氏露出了笑容:“二娘子,你看……你冯家姨母不相信诶!不如,你现在就去厨下露一手?把上回你做的那点心再整一回?”
叶璎珞面上的笑容挂不住了。
——去!这个大伯娘还真是狡猾奸诈!这岂不就是让她赶紧滚远点儿的意思?
对于崔氏的话,冯姨母当然不相信了,于是便好奇地问道:“是什么点心这样好?也值得家姊赞不绝口?”
崔氏微微一笑:“荸荠糕!”
冯姨母毕竟与崔氏做了那么多年的姐妹,这会子已经有些明白长姊的心思,便顺着说道:“荸荠糕?我不信……不就是荸荠糕么!我家曼娘也会做!”
崔氏道:“你且听我说——”
“先把鲜荸荠削皮切成碎粒儿磨成浆,滤去渣、沉底,撇开上面的水儿不要,留底下的粉浆备用,然后就调汁儿,取羊奶一碗、紫米糊一碗、绿豆糊一碗……用荸荠浆分别掺了羊奶、紫米糊、绿豆糊煮开……”
“跟着就找个好看的模子出来,熬成浆的白色羊奶荸荠浆先铺一层、等它略凝固了再把熬煮好的紫色紫米糊荸荠浆给倒上、再铺一层等它干了,然后再把熬煮过的绿豆荸荠浆给倒上浅浅的一层……”
“如此周而复始,一层白色儿的、一层紫色儿的、一层绿色儿的……做上个十七八层就好!吃的时候从模子里倒扣出来,放在白瓷盘里头,在上边浇点儿桂花蜜,那才是色香味俱全呢!”
崔氏一口气说完,还笑眯眯的。
站在一旁的叶璎珞呆住,心想你是不是想要我死……那么多的工序!等做完了荸荠糕、我还活着吗?
冯姨母和戴夫人也呆住……
半晌,冯姨母道:“哎哟不怕你们笑话,这听着就好吃啊……我都咽口水了!”
众人发出了善意的笑声。
戴夫人也叹道:“伯夫人还真是讲究!换了我们、就和下里巴人一样!想吃荸荠……那还不简单,直接去市集上称二斤回来,削了皮往嘴里一扔、就已经是又甜又脆的了!还整那么多干啥!”
众人皆憋住了笑——
冯姨母却不忘要支走叶璎珞,便道:“这荸荠糕吧,谁都会做,虽说你们府上的荸荠糕听着就好吃,可要说……做的比一味大师还好啊,这……”
戴夫人省悟过来,也帮腔道:“就是!别是讹人的罢!现在的小娘子啊,多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儿的,面上说得好听、会做荸荠糕算什么,怕是全筵席都会做,实际上么……”
叶璎珞头脑简单,又不知道一味大师是谁,这会子被戴夫人与冯姨母唱的双簧给激住,朝着冯姨母便是一福:“那璎珞这就去献丑啦,还请贵客稍候!”
哼,不就是荸荠糕!花点子小钱打发人去街市上买回来不就得了!还费什么劲儿自己做?真当她蠢么?
冯姨母笑嘻嘻的:“那就有劳二娘子啦。”
叶璎珞抿嘴一笑,然后深深地看了早已侧身避于一旁的戴三郎,这才扭着腰枝风情万种的走了。
小汪氏冲着裴嬷嬷说了句:“你也去一趟厨下、看着她们办筵席,今儿我要请客吃酒的,让先把玉泉酒给温上!”
裴嬷嬷自然知道,主子的意思其实是“好好为难二娘子哈,等咱们吃完筵席再放她出来”……
当下,裴嬷嬷便领命而去了。
这个小插曲令所有的人都有些心生不快。
但好在后边儿也再没什么事儿发生。
但因前边儿大伙儿说起了斋菜,于是戴夫人就小心翼翼地约冯姨母去京都金华寺上香、游玩,还说金华寺的斋菜味道也很不错。
冯姨母知道,戴夫人的意思是……想找机会让一双小儿女也见见面!沉吟片刻、冯姨母应下了。
戴夫人简直大喜过望!
当下,小汪氏给戴三郎发了红包以后,戴三郎谢过,便辞了小汪氏回前院去和叶二郎、并冯家的两位儿郎做伴去了……
女眷们则高高兴兴地吃起了筵席。
吃罢酒,戴夫人带着儿女离去,崔氏与冯姨母却因为贪多了两杯,说头晕,便带了各自的女儿回小院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