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鱼小说
  1. 逗鱼小说
  2. 耽美小说
  3. 贩夫全神录
  4. 第487章 推官洗沉冤
设置

第487章 推官洗沉冤(2 / 2)


曹荟过门之后,对于三姊妹如此了得,大为看好,很快就让妹妹曹芸与孙采楂暗结百年。孙采楂跟随师父元刀经商多年,攒下了一些银钱,当即买下了白水县城中的一处宅子,娶下了曹芸。

孙采荚也很快定下了婚事,第二年嫁给了白水县豪杰高瑞。

一晃过去了三十二年,到了淳化元年(990年)。衙国椒王孙采椒五十五岁,早已儿孙满堂,在这少华山下建起了基园。庄园之所以这么叫,是根据道号本基起的。

淳化元年正月,上元节之后,却发现闹元宵的十二岁侍女董依没了踪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董依的父母虽然是普通民户,却也是当地豪杰之属,只是因为孩子多,家里穷,养活不了,才将董依送到基园当侍女。他们家可不是什么贱籍,正经的白丁。而且董依的叔父在同州还是个差役。

董依之父董恒几天不见女儿的影子,带着妻子前来探问。

衙国椒王孙采椒动员家人一直在找,就是找不到影子。董恒大怒,通过同州衙门的兄弟,将这件事情直接告到州府。知州叫个成造,因有要务在身,命录事参军项雍审问此案。

录事参军项雍曾向孙采椒借过钱,没借到,于是公报私仇。趁机揭发孙采椒父子数人,诬告其共同杀死了董依,并抛尸于水中,而且找不到尸体。说的有模有样。

项雍以为,这些人有主犯,有帮凶,都应该是死罪。

衙国椒王孙采椒被莫名其妙蒙冤,誓要辩驳清楚,也不反抗,令三个儿子孙炼山、孙武山、孙习山也不得反抗,任凭他们戴枷,押往州府。

次子孙武山因受了风寒,还在病中,受不了鞭刑、杖刑的轮番拷打,被屈打成招。

录事参军项雍就按强逼的供词,呈报知州成造。成造等人复审后认为,并无相反或异常的情形,都认为审出了此案的真实情况。

此时,同州西厅观察推官是钱若水。所谓推官,执掌推勾狱讼之事,位次于掌书记、判官。州衙的东厅归掌书记,管吏户礼。西厅归判官,管兵刑工。东厅、西厅都有推官协管。

观察推官是指观察使的属官,说明这位同州知州是同州观察使身份。

钱若水看了案子,以为衙国椒王孙采椒那么大的富商豪侠,怎么可能去杀害自己的侍女呢?他对此案深表怀疑,留下这案子好几天不判决。

录事参军项雍到钱若水的办公处,怒骂道:“你接受了孙采椒的钱财,想出脱他的死罪吗?”

钱若水一听,哟,此人谁都想毒害啊。这样的小人,千万不敢随便得罪。于是笑着道歉说:“现在一个侍女的死,导致几个堂堂英雄都判了死罪,怎可不稍微留下案件几天,仔细看看他们的供词呢?”

项雍的激烈反应,又恰恰坐实了钱若水的怀疑。他留下案子将近十天,悉心研究,暗中查访。知州成造多次催促他也没有结果,州里大小官员都对这件事感到奇怪。

有一天,钱若水去见知州成造,屏去他人后,对成造说:“若水拖延此案的原因,是我在秘密派人寻找侍女董依,现在找到了。”

知州成造吃惊非小,冷汗直流,赶忙追问:“在哪里?”

推官钱若水于是秘密派人,将董依送到知州成造的后邸。

知州便垂下堂帘,领着侍女的父母过来,问董恒:“你们今天如看到女儿,还认得吗?”

董恒先是一愣,继而喜泪涟涟,答道:“自己的女儿,怎么会不认得呢?”

成造从堂帘后推出董依给他们看。董恒夫妇顿时嚎啕大哭:“这正是草民的女儿啊!”

知州成造对于录事参军项雍胡乱制造命案,勃然大怒。当即叫人带来衙国椒王孙采椒、曹荟夫妇及孙武山兄弟,全部卸下枷锁,当堂释放。

衙国椒王孙采椒父子大哭,一场奇冤被平,哪能就这么走掉,对成造千恩万谢:“如果没有您的明察秋毫,我们一家就全完了。”

成造哈哈大笑,将他们一一扶起:“你们一家的性命,是推官钱若水的恩赐,不是我的功劳。”

孙采椒带着三个儿子,又赶往钱若水的推官处,要当面表示感谢。

钱若水关上门不见,隔着门说:“这是知州成造自己求得实情的,我又参与了什么?”

知州成造因钱若水替几个被判死罪的洗雪了冤情,想为他上奏请功。钱若水坚决拒绝说:“我只求审判公正,不冤枉人,不随便夺人性命罢了。论功行赏不是我的本意。”

此案,钱若水既洗刷了孙采椒父子的冤枉,没有造成冤杀大案,又保全了同僚项雍的乌纱。为什么这么说?

只要知州成造上报钱若水的功劳,必然就涉及项雍的罪恶。自己推脱功劳的原因,就是怕造成朝廷追究项雍的结果。

成造对其胸襟和韬略十分佩服。录事参军项雍经过成造的训斥,赶紧到钱若水处叩头,羞愧难当,泣不成声,表示诚挚道歉。于是,同州境内众百姓及州外远近官民,都一致称赞钱若水的胸襟韬略。

衙国椒王孙采椒的冤案被洗刷,早过去了十三年。现在,贩天众神所看到的的情形,孙采椒已经六十八岁,到了咸平六年(1003年)。

南运大帅太叔葭,在七曜摩夷天华胥仙境,看到孙采椒燃放爆竹。

这震天动地的爆竹声,当然惊动了贩天众神。他还面向汴京磕头痛哭,到底是什么原因? </p>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