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府的生意这两年正处于向京城那边扩张的关键时期,所以赵思源和赵海威在过完年的第二日便驾车出门去了京城。
赵思睿还未来得及细细回味前两日除夕晚上的事,初二那天,杨氏便带着赵思辰和赵思睿回了杨府看望杨父。
杨氏出生扬州有名的书香门第,却没有一些读书人固有的迂腐思想,从不过多约束子女。
当初杨月浼和赵海威相恋,哪怕这个女婿是别人眼里所谓不入流的商贾,只要他对自己女儿好杨父便不反对。
杨母还在世时,害怕女儿嫁过去过得不好,杨父还说服了她。
他一直认为只要儿女过得幸福就好,对待三三这些孙辈更是如此,只希望娃娃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长大。
因此他一直致力于把孩子养得天真烂漫。可仿佛受家族的读书传统影响,家里的晚辈个个都礼仪周到。
就比如他的大儿子杨浮生,现于扬州城里最大的崇德书院里任院长一职。
虽然在旁人看来,都要说上一句杨院长有出息,叹上一句杨老好福气。
但在杨老看来,儿子虽然学术造诣高,人却过于注重礼仪,有些古板了。
想当初,他给儿子取杨浮生这个名字,就是不希望他被俗世的礼仪所绊住,以至于过得虚而不实。
比较之下,小外孙女的性子最得他喜欢。
活泼可爱精灵古怪,脑子里一大堆稀奇古怪的想法。
三三也很喜欢自己这位外祖父。不同于有的只会读书的人,杨老的动手能力也极强。
基本上三三提出的各种新奇小玩意儿,他都会尽力满足。
比如在露天烧烤时需要的烧烤架,又或是三三刚学会走路时,想躲懒,话都说不清的时候比划出来的简易版的脚踏车……
每次来了杨府就和外祖父四处吃喝玩乐,钓鱼、爬山,上街、烤串……
马车悠悠停住。
三三从马车上飞奔下来,像是勿入尘网中的小鸟,一下子扑回了杨老的怀抱。
杨老的脸笑开了花,道:“哎哟,三三你都好久没来了!我可想死你了!”
边笑边把杨月浼和赵思辰热情招呼进府。
这几日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三三惊喜发现,自己去年在后院湖面结冰时,和外祖父随口描绘过的溜冰鞋都做好了,祖孙两牵着手上演现实版冰雪奇缘。
赵思辰羡慕地看着,他也小时候也总喜欢跟在外祖父屁股后面疯玩。
然而,在打翻烧烤架烧了外祖父的胡子、骑脚踏车撞折了妹妹的手后,赵思辰主动消停了。
杨氏乐见其成。
在赵府她虽也不太拘着孩子,可家里就三个孩子。赵思源和赵思辰,一个得继承家业,一个得在学堂上课,很少有人陪她。
三三又懂事,知她喜静,不会每次都要求她陪她玩。
故而她总是没什么太大兴致一个人玩这些。
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尚不显,这两年随着她长大,杨氏看她发呆神游的次数也愈发多了起来。
在杨府就不一样了,疼爱她的祖父对她那是要星星不给月亮的。
有了玩伴的她显然精神状态要更好,那小嘴也巴巴没停过,整天和她祖父笑得不见眉眼。
她看向女儿的眸子不自觉多了怜惜。
而杨老看杨氏在旁边看起来忧心忡忡的,拂了拂花白的胡子,颇有些世外隐居高人的意味,问道:“不知这位女施主有何烦恼,不如说与贫道看看,或许贫道能为你分忧一二……”
杨氏把此事说了。
杨老随口说道:“这事儿简单,不就是没人陪三三玩吗。你年后把她送到她舅舅任职的崇德书院去,那儿保管孩子多。”
杨氏思索了一会儿,虽说五六岁上学堂的也不少,可因为家里看三三年纪小也不必跟着学堂学很多,此前一直是在家里请了先生来单独教她。
不过,崇德书院里头有哥哥照料一二,小女儿自个儿又天资聪颖,想来跟不上课程之类的担心的是不存在的。
故而应了父亲的话。
可杨老根本没听见,早就因为在和三三玩捉迷藏,藏起来了。
十几天后一个傍晚,由于赵思辰的学堂第二日要就开课了,得回去做些准备。
三三也跟着二哥回去。
而杨氏早在几天前就先行回去打理府中事务了。
三三和外祖父临近分别,抱头痛哭后,重新踏上了归途。
此时还没有人来得及告诉她,时隔几年,她又将重新踏上在学校上学的不归路。
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她时不时的发呆、神游在赵母那里,就成了她整日孤独没人陪。
而她心疼人的母亲和外祖父一合计,就打算把她放到学堂去交朋友。
到赵府的时候,三三在马车上累得睡着了。
随行的刘嬷嬷看到小小姐疲惫的样子,轻手轻脚把她抱下马车,又给她稍作洗漱,让她直接在床上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