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家呢。”中午还没有到吃饭的时间,柳巧儿看见村长提了大包小包的东西上门来,他有些惊讶,虽然把家里的地址告诉过他,但这还是他第一来。
“叔,你怎么有空过来?”柳生赶紧把他迎进来。
“这还是多亏了你。”村长的胸口戴了一朵红花,他今天到县里来是接受表彰的。
这场大旱,可把整个通河县都折腾的够呛,上面还派人统计这次受灾的到底有多少个村落,是否需要援助。在一片叫苦连天中,只有望山村说了一句不需要。
可不是吗,扦插种下的红薯已经扎根,村长已经看过了,红薯根下,小红薯有食指那么长,这一通雨下来,收成有望。
村长说完前因后果还有些不好意思,他并不是故意抢柳生的功劳,只是当时没想那么多,把话说完了才反应过来。
“我去跟县长说,这方法是你想出来的,这个奖励啊,也该你来拿。”
村长平时也就在上溪镇跑上跑下的,还是头一次见到通河县长这么大的官儿,到这会儿他都觉得自己的手脚还有些发抖。
“这些东西您收着吧。”奖励其实没有多少东西,不过一些米面,柳生不缺,几番推辞之后,村长才最终收下。
“吃了饭再走。”毕竟是8月的天,就算下了雨,天气还是一样的闷热,柳大娘从厨房出来,不停地用帕子擦汗。
“不用了,别麻烦你们,对了,我还有件事要跟你们说。”村长的语气沉重下来,“吴家老两口去了。”
“什么时候的事?”这话宛如平地一声雷,柳大娘擦汗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唉,就前天。后天下葬,我也要赶紧赶回去。”村长是真没打算在这吃饭,他说完喝干茶杯里的水就准备走了,至于柳生他们要不要回去奔丧,全凭他们自己的意愿。
就吴大吴二两兄弟的为人处事,他要不是在村里当村长,绝对会有多远走多远。
村里愿意上门的,也都是看在两位老人的份上。
“那你把这带着,路上垫一垫。”从通河县到上溪镇一天只有两班车,他回去还有事,柳大娘就不再留,给他包了两个馒头塞进他手里。
“哎,他们也算是熬到头了。”村里面许多人的想法跟柳大娘一样,对于吴家两位老人来说,死反而是一种解脱。
“要不你回去一趟吧,我跟巧儿就不回去了。”柳生点点头,恰巧他也是这么打算的。
柳生回村先去找了孙贵,问他是怎么送的礼,他好照着准备。
“你托我带一份礼不就行了,干嘛非要这么大老远回来一趟,又不是多大事。”孙贵从屋里拿袋子装了两斤米,外带一点香烛纸钱,这就是奔丧要用的东西。
要是关系亲近,再额外补点钱。不过据他所知,这次村里一个送钱的都没有。
吴家的堂屋里停了两口棺材,柳生一眼就能看出,这是用最差的松木做的。上溪镇这边到处都是松树,许多人一般用来做柴烧,松树质地软,又不耐腐蚀,几乎没有人会选这种木料来做棺材。
灵堂布置得也非常简陋,家里老人去了,吴大吴二脸上不见丝毫悲痛,有客上门也不说过来招呼一下,反而是在这帮忙的孙彩霞过来把柳生手里的东西接过去。
“坐一会吧。”孙彩霞招呼他们,然后发现连个空板凳都没没有,不由得有些尴尬,心里更加厌恶起吴大吴二两家人来。
她真是吃错了药才过来帮忙,做儿子的漫不关心,做媳妇的甚至连去哪了都不知道,这两天可把她累得够呛。
“不用了,你忙,我们就先走了。”本来至少该跟主人家说一句节哀顺变,可眼前的场景,让柳生一个字都不愿多说。
“哟,这不是柳队长吗?在外面发了不少财吧,让我看看你送了些什么。”吴二吐掉嘴里的瓜子壳,伸手打开柳生送来的袋子。
今年没了晚稻,大家都开始把家里的粮食省着吃,看上去多少有些消瘦。反观吴二,满脸富态,露在外面的胳膊比一些人的大腿还粗。
村里人都在传,吴家两位老人是被这两兄弟活活饿死的。
“这么点东西你都拿得出手,可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啊!”吴二说着,将袋子直接扔在了地上。
作者有话要说:晋江文学携手作者祝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春节假期,平安康乐!同时温馨提醒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少聚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