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买鞋这一遭,向阳已经收不住手了,倒不是为她自己买,至少店里的这些衣服还吸引不了她的眼光,是无意间看到的件绿色的“解放装”,倒是适合许安军的妈妈穿,从他们结婚过年回去过一趟,到现在三个多月了没有再回去过,除了许安军按时寄回去的五块钱,别的也没有寄什么。
怎么说都成了一家人了,许安军的责任也是她的责任,趁着这次来县里,多买点东西寄回去给许母。
这样一想,给了许母买了衣服,也不好不给许父买,干脆又给许父买了一件灰蓝色的“干部装”,家里孩子也有不少,不能一一给买东西,只能是多买点糖果回去给他们分着吃。这样想着,向阳又去买了一斤糖果,麦乳精这种东西向阳是买不到的,也没打算浪费时间找这些稀罕东西。毕竟在老家还是实惠点最重要,一会寄东西的时候给放点粮食.
说寄就寄,向阳出了百货商店找人问了问,三拐两拐就找到了邮局,邮局人不多,寄东西的一个没有,寄信的倒是有两个人。
“同志,寄东西。”向阳对着一个穿着军绿色列宁装的女孩说。
“先打开我检查一下。”女孩子放下手里的瓜子,态度不怎么热切,却也还是很尽责。
向阳打开包袱,露出里面在路上准备好的东西:两件衣服,三斤白面,三斤粳米,两只风干鸡,一袋糖果,一包去年在麻湾村晒得菜干,当时晒得多,到现在也还没吃完,再过一个月就有新鲜菜吃了,这些菜干得尽快解决。此外还有用一张百货商店包点心的用的草纸,里面包着向阳放上的五块钱,和一些她用不着的票,粗粮票20斤,布票加起来有7尺左右,工业票也有几张,点心票半斤,别的票就没了,都被向阳花干净了。
穿列宁装的女孩子家境应该不错,看着这么些东西也没有太吃惊。
“寄给谁的?”
“寄给我婆婆的,我男人在这边当兵,一年也回不去一两趟,老家里困难,我们就在这边省吃俭用省出点东西给寄回去。”向阳半真半假的说。
果然那女孩子一听还是军属,态度都热情了些,“姐,你这东西得重新打包,这么散着可不行,你等等,我去给您找个袋子。”
“谢谢妹子了,对了,你们这里有信纸卖吗,我想给我婆婆家写封信,家里还有个妹子上过学,能看得懂信。”向阳连忙说。
“有的,一张信纸一份钱,你就用我的笔写吧。”说着女孩子把自己的笔递给向阳,向阳一瞅,竟然还是英雄的钢笔。
毕竟没有和许母相处太久,也没有什么话说,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下许安军这三个月的生活训练,又列了一下明细表,把寄的东西都记录了一下,最后告诉许母不用担心她和许安军,家里粮食不够了就写信和她说,她想办法给家里寄。
寄完东西已经到了晌午,向阳临走前还把每一种油票都买了两张,听说后来有几版油票在后世相当值钱,但是向阳不知道是哪一款,就每种都买了两张,不为赚钱,留着以后传给儿孙也是一种很好的纪念。
出了门向阳找了家国营饭店吃饭,一个人也没叫什么鱼肉,简单的一碗素面就行,吃饱了刚打算走,看见隔壁桌子上有香肠,向阳觉得不能错这个机会,于是又去买了两根香肠,付了三块钱,正好刚买的饭盒就用上了。
回镇上的车要下午三点才走,还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来一趟不容易,怎么也要捞一笔再走,偷偷摸摸的打听出来黑市的位置,有找了个角落乔装了一下,从街角走出来的就是一个背着箩筐的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模样。
这次框里没有放粮食什么的,自从上次卖了水果赚了一大笔后,向阳觉得还是卖水果比较划算。
向阳也没找那些出来散买的人,那些人就算能买,购买力也有限,向阳找的是那样倒卖的贩子,观察了好一会,向阳才瞄准一个细高个子的男人。
“大哥,要吗?”向阳凑近细高个子男人,靠袖口的遮掩拿出一根黄澄澄的香蕉。
细高个子男人目光如炬,盯的向阳心惊胆战,差点顶不住跑了。那男人突然缓和了神色:“多吗?”
“多。”
“大妹子是你啊,都来县里了咋不去我家,要不是我认出来你,你这是不打算认大哥咋地。”那男人爽朗的大声笑起来,“快,跟哥回家,你嫂子看见你肯定高兴。”
“我这来县里有点事,没打算麻烦嫂子和你,谁成想就这么遇上了。”向阳买过几次东西,知道套路,也就配合男人演起来。
男人把向阳带出黑市,要向阳跟着他走,向阳没同意,自己说了个来的路上看见的地方,男人长年生活在县里,对县里的每个地界都熟,向阳说的那个地方也没怎么有人去,就也同意了。